《胡塞尔现象学》笔记

现象学

Posted by Yinode on Wednesday, September 15, 2021

TOC

现象学介绍

根据胡塞尔的设想,现象学首先是对意识结构、对出现在各种意识行为中的现象的系统反思与研究。现象学可以明确的同笛卡尔式的分析方法加以区别,后者将世界视作各种对象、对象的集合以及处于连续行动和反应中的对象。

现象学是目的是建立一个绝对可靠的哲学基地,通过反思自己的意识行为,能够找到自己的底层源代码。当然现象学本身更为重要的是这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从意识行为中提取知识。

核心概念区分

在谈论胡塞尔之前,我认为有必要简单阐述下现象学里面的三个基本词汇,现象、表象、对象,他们由于翻译的原因非常容易被混淆

现象: 在胡塞尔的现象学中,所谓现象,就是意识活动本身,或者说是意识体验

表象: 在任何一个行为组合中,最终奠基性的行为必然是表象,也就是说表象是现象的奠基,他是意识体验的基本质料,它具有双重意义,一方便代表了这种构成性或者说表象性,同时也代表这种行为的基本质料

对象: 胡塞所说的对象基本可以认为是意识对象,也就是我们意向性所朝向的对象,胡塞尔区分为范畴对象和实在对象,前者无法被直接感知,后者可以被直接感知

举个例子『我看到了一个西瓜』在这个过程中,我最初看到的某个绿色的圆形的东西,是表象,随后我把握到的这个被意义化之后的『西瓜』是对象,最后我看到西瓜这个行为本身,是现象,所以现象学就是研究这种过程到的底层机制

早期胡塞尔:逻辑、认识论和意向性

胡塞的现象学的起源是《逻辑研究》其中可以分为两部分,对心理主义的批判和对意向性的分析

所谓心理主义,就是指认为人的心理活动是一切认知能力的本性,这意味这比如逻辑这样的领域,也必须基于心理学,但胡塞尔认为这忽视了心理主义和逻辑学的根本区别,逻辑学并非经验科学,它研究的是观念性的规律和结构,而心理主义本身强调的是意识的实时性的经验科学,因此心理学本身具有含混性。

心理主义根本上的错误在于没有正确区分认识对象和认识活动

完成对心理主义的批判之后,胡塞尔转向了对于意向性的研究,胡塞尔认为,人的意识活动总是指向某个对象『比如:我想到了我的车』,这被胡塞尔称之为『意向性』,指向的对象称之为『意象对象』。胡塞尔对于这种意向性有以下几点强调

  1. 意向对象指可以是一个不存在,不可能的对象
  2. 意象对象并不是存在于内心之中的对象,否则会破坏同一性
  3. 意象对象本身并不需要通过内心中的某个模板作为中介
  4. 意向性的本身是一个意义化的过程,同时具有独立性

胡塞尔完成了意向性的简单建立之后,尝试从三个角度分析意象经验

要注意的是,胡塞尔后来否认了意向性是意识的本质特征,并不是所有意识都是具有意向性

分析『经验的意义』,借此研究它的『意象内容』

是意象内容让使意识成为意向性的

胡塞尔把意象内容分为两个基本环节,『意向性特质』和『意向性质料』,比如『我害怕黑暗』其中特质就是害怕,质料就是黑暗。胡塞尔倾向于给质料优先性,他构成了意义。

胡塞尔认为质料揭示了一个真相,我们总是通过质料来对某个对象进行意义化的理解,也就是说,当我们意识到某个对象的时候,总是以某种意义的角度上来理解对象,总是把某物作为某物意象。

我想到了无边无际的大海

这里的意象对象大海的意义就是无边无际,我总是从意义上理解

关注『心智过程』,我们可以分析活动的『内在内容』

我们可以把内在内容可以看作是一种私人的直接体验或感觉,比如当我们看到一个西瓜的时候,实际上看到的是一个圆形的绿色的东西,这就是内在内容,可以认为内在内容是观念性的意象内容的实例。

但我说我看到了一个大厦的时候,我其实并没有看到,我只是看到了一个奇怪的方形的玩意,这是内在内容,但是我掏出了观念性的意象内容,用一个大厦来意义化这个东西。然后我才说我看到了这个大厦,所以我们事实上我们必须通过意向性这个行为,才能看到东西,感觉到东西,意识到东西。

同时,我们还需要通过意向性这种行为,来构成知觉的同一和对象的稳定,当我在赛车场上顶着一号车的时候,在第一秒我看到了一号车,随后第二秒我看到了前进之后的一号车,我必须通过意向性,让他指向一个超越性的对象,才能把两秒的一号车作为同一辆车。

关注『意象之物』,从而分析『意象对象』

胡塞尔认为,所有的意象性经验中一定有特质和质料,称之为『意向性本质』,但是但我考虑意象对象的给予方式时,我们必须跳脱意向性本质之外。

当我在笔记本在场的时候,判断这个笔记本是蓝色的,和笔记本不在场的时候,判断笔记本是蓝色的。这两者虽然拥有相同的意向性本质,但却拥有不同的意象对象的给予方式。

我们可以把意识活动中区分成两个部分,也就是让指向性可能的意向性本质的部分,以及决定对象如何给予的给予性部分。

胡塞尔区分了三种意识对象的给予性,意指的、想象的(图画的)、知觉的,三者呈现一个渐进的给予程度的关系。胡塞尔还认为意指是一种建立在前语言只上的语言性的意向,只有经历过前语言的对象的直接给予,才能发展处语言性的意象。比如一个从小失明的人,是难以构成对大红、深红的意象的。

当我们判断一个不在场的笔记本是蓝色的时候,随后我们找到了它,确实是蓝色,我称之为那个笔记本充实了我的意向,也就是一个原本意指的对象被直观的给予了,而现象学的存在,就是指一个对象的特殊的给予方式。换句说,康德的物自体,在胡塞尔这边变成了一个充实我们意向的东西。

胡塞尔希望进一步利用充实的概念来解释知识,胡塞尔把一个设定的意象被相应的知觉充分的充实这一过程称之为明证。

当我们在谈论充实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一个物理对象永远无法被完全给予,他总是有角度的给予,比如我们永远只能看到桌子的几个面,无法看到所有,当我们意向的确实桌子本身。胡塞尔对明证的类型进行了区分,确然的明证、充分的明证、不充分的明证,不同的对象必须用不同的标准去判断是否明证。

知识就是一个给予的东西不断的充实我们的意指意向的过程所产生的东西,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当对象的所有侧面都被直观的给予时,我们就到达运动的顶峰。

胡塞把意向对象分为实在对象(知觉的)和范畴对象(观念性的)。当我们在思考范畴性对象的时候,我们必须超越感性的范围,胡塞尔认为除了可以用在直觉进行感性直观,我们也有用一种高级的能力,范畴直观。

胡塞尔还区分了两种范畴活动,综合的和观念性的,前者指向基础性的对象,后者不是。比如认为书躺在桌子上就是一个观念性的范畴活动。

胡塞尔还提出了本质还原,当我们想找到对象的某个本质的时候,我们可以不断变更这个对象,比如把武士刀的刀柄变成不同的材质,不停的变,直到某个性质一旦改变,就不能称之为武士刀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认为找到武士刀的一个本质属性,通过这个方法,我们可以区分对象的偶然属性,可能不同的属性,本质属性。

胡塞尔的先验哲学转向:悬搁、还原和先验唯心论

胡塞尔希望构建一个作为严格科学的现象学,它将完成对所有实证科学的奠基,但是在创立这门学科之前,我们必须先取缔那些总是想当然的形而上学设定,比如设想一个独立于心灵之的实在之存在的设定,我们总是设想一个意识之外完全独立的超越的自然世界。

现象学需要我们把注意力转向实在的给予性或现象,这一行为的前提条件是我们彻底悬搁这种对于自然主义的倾向,也就是根本不前提性的设立自然世界的存在。这并不意味我们否定世界的存在,我们只是先把他悬置起来,来建立我们的思考体系。

一旦当我们进行悬搁,一个称之为先验主体性的东西就被显现了出来

笛卡尔式的方法和本体论的方法

胡塞尔引入了一些方法进行先验还原,而这些方法都必须借助于悬搁才能运作

我们可以发现,时间性和空间性的对象永远是某个角度的给予,但是意识对象却总是整体性的显现,说明对象和主体性根本上就是不同的东西。想象一个没有主体的世界是不可能的,但是想象一个没有世界的主体是可能的,世界必须通过主体显现,但是主体可以通过自己进行显现,所以主体才是绝对独立自主的,这种主体性就是胡塞尔说的先验主体性。

胡塞尔主体性理解为先验主体和经验主体,其中先验主体是第一性的,经验主体是第二性的。可以理解成先验主体是源代码,经验主体是运行中的程序。经验主体事实上就是我们通常情况下把握的心理主体,也是通常意义上的自我。当我们对先验主体进行反思的时候,这种方式就是纯粹反思或先验反思,反过来,就称之为心理反思或自然反思。

那么如何进行先验反思?通过悬搁,我们彻底放弃对于自然主义的执念,直接对先验主体进行反思,但是这种方法很容易让人觉得现象学就是在与世界和主体间性的孤立和分离中研究纯粹的主体性。

所以胡塞尔事实上还有另外一种称之为本体论的方法,所谓本体论方法,就是从一个特殊的本体论领域出发(通常是某个观念对象或者物理对象),研究这种对象的现象,我们就能不断了解我们的意识结构,从而导向先验主体性,在这个过程中,悬搁并没有孤立我们对世界的对象的阻断,只是为我们开启了一个全新的角度。

我们会发现,这两种方法都揭示了一个核心观念,想要独立于主体性,去理解这个世界的意义,本质,本性是绝对不可能的,主体性必须成为第一位的研究对象,我们只有彻底了解主体性,才能了解这个世界。主体性是显现的可能性条件,主体性也是实在的可能性条件。

胡塞尔的先验唯心论

胡塞尔的先验唯心论我认为是基于传统唯心论的,并超越了传统唯心论和实在论。

唯心论的核心立场就是,主体不需要世界便可持存

实在论的核心立场就是,世界不需要主体便可持存

胡塞尔的先验唯心主义其实就是基于唯心论,它支持主体的第一性原则,但这并不意味主体的存在先于世界。而恰恰的我们必须通过认识主体,才能讨论世界。

胡塞尔的先验唯心主义可以认为是这样的一种尝试,通过对构成性的意向性的系统分析来理解并阐明世界的丰富性和超越性。所以他并没有完全否定唯心论和实在论,一方面他认为世界的实在必须通过主体来进行意义化,另一方面世界存在着,并不断的给予自身,也是确定的。

所以胡塞尔消解了实在论和唯心论的二元对立,独断的强调实在和主体的第一性都是不彻底的,荒谬的。我们必须结合两者

构成的概念

并不是心灵构成了世界,但它也不是单单反应了世界

构成是在主体性-世界的结构中展开自身的过程

胡塞尔的构成并不是一种创造性,从0到1的创造,其实胡塞尔的构成是一种显现,表达,意义上的产生,它意味着让实体在其客观性中被看到。也就说,世界通过主体得以显现,得以意义化。

但是这种构成性的主体会造成一个显然的对立,也就是构成者和被构成者的对立,但事实上,构成者同样会构成自身,也就是让自身在世界中得以显现。

构成性这个活动根本不会放过先验主体,他也会对自身进行运作,所以经验自我事实上就是先验自我构成性运作的一个结果,这种构成性的行为让主体必须作为一个肉身的人,一个社会化的人来显现。

晚期胡塞尔:时间,身体,主体间性和生活世界

时间

由于翻译的原因,事实上对于时间部分的描述,有相当量的同义词让人摸不着头脑,我在这里略作阐述,更加方便区分

  1. 【时间-构成性意识/绝对之流/内时间意识】让意识得以时间化的意识结构,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人之所以能感知到连续的源代码结构
  2. 【客观时间】一般就是指钟表,一种通过内时间意识对象化了的东西
  3. 【主观时间/内在时间】主观时间就是通过反思的行为,把自己的内时间意识对象化,获得的产物

胡塞尔认为,对时间意识的分析,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借助时间意识,才能理解知觉和回忆
  2. 借助时间意识,理解同一性综合
  3. 时间性被认为是构成任何对象的形式的可能性条件

换句话说,时间性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绝对』维度,他代表了某种基石性的构造

为了研究时间意识,胡塞尔选择了从时间性对象起手,也就是必须通过时间才得以可能得对象,比如说,旋律。胡塞尔认为,我们的意识根本意义上绝对不可能是一个个离散的瞬间和碎片,胡塞的立场的是,我们的意识具有某种时间性的视域,或者称之为在场的宽度。

当我们在听一首歌的时候,比如说一个 CDE 的三和弦,当我们听到 D 的时候,我们的意识不光光可以感受到中间 D,我们还能感受到已经过去的 C,甚至还能感受到未来即将发生的 E(在你曾经听过这个旋律的情况下),我们不光光能感受到现在,也能感受到过去和未来。

胡塞尔认为我们的现在阶段的意识结构中,可以分为原初映像、滞留、前摄三种意识

原初映像是指向对象的正在发生的意识,滞留是指向对象的刚刚发生意识,前摄是指向对象的将要发生的意象。但是这并不意味前摄和滞留是一种幻想的行为,他们和原初映像是同时发生的,同时感知到的。并且这三者存在一种联系,这使得我们能感受到一种连续的变换。

所以,当我们感受到某个时间性对象的时候,比如一段旋律,一个音符,就必然经过从前摄>原初>滞留的变化过程,也正是因为这种结构,才让我们对时间性对象的理解得以可能。

胡塞尔认为不光光是这种时间性对象,我们事实上的知觉,也是通过这种时间性构成的。当我们在思考这种内时间意识的时候,如果这种反思本身也是时间性的构成的,那是不是说明背后还存在一个更高级别的内时间意识呢?

胡塞尔认为,我们只有一种根本性,第一性的内时间意识,也称为绝对之流,它和主观时间,根本上就是处在不同维度的东西,并且也并不发生在同时,所以不会存在嵌套和倒退。这种关系,我们可以通过反思性和前反思性的关系得以理解。

所谓的本体性,其实就是反思性,也就是自我觉知,也就是意识到自己的意识。但是反思蕴含着一个主题,当我们在反思的时候,必然需要一个前反思的东西在场,当我们去把握那个已经给予的东西的时候,反思才成立。当反思的时候,我说把握到事实上是一个已经过去了的意识,以滞留的方式给予,所以内时间意识,是反思得以可能得前提。

所以,内时间意识根本上就是一种前反思的,根本性的底层意识结构,而所谓的主观时间,其实就是通过反思所把握到的这种内时间意识被对象化了的产物。这种结构其实就是意向行为可以指向意向对象,但是其自身被可以通过对象化的方式得以显现。那么,从头至尾,就根本只存在一种时间,或者说一种意识,所谓的主观时间(被反思性主题化的行为之流)和内时间意识(绝对的体验之流)就是同一种东西的不同显现。

同时,内时间意识也被认为是意向性的纵意向性维度,同时还存在横意向性的维度,也就是瞬间客体化的过程。

最后,胡塞尔根本上认为所谓的客观时间,或者说客体化的时间,就是主观时间,人只能,意识只能感受到一个意识之流。

视域和在场

当我们看到一颗苹果树的时候,尽管我们只是看到了苹果树的某个侧面,当我们却总是把苹果树看成是一个完整的对象,也就是感知到苹果树自身,而不是某个侧面。胡塞尔认为这是通过视域性的意向性的作用,我们对于对象在场的侧面直观性知识,总是伴随着对对象缺席的视域的意向性意识。

也就是说,一颗超越的苹果树,必须在缺席和在场的相互作用下,才能呈现出来,所以胡塞尔的在场,事实上并不是一种纯粹的在场,他必须在一个意识中的视域中才得以显现。这同时代表胡塞尔的现象学并不是一种朴素的在场形而上学。

PS: 在场形而上学就是指把存在定义为在场

身体

每个角度性的现象不仅意味着显现的某物,而且也意味着向之显现的某人,换言之,每个角度性的现象,都预设一个在空间中被给予,占据一个空间位置的主体。身体的特征就是作为一个零点,在每个知觉经验中在场,作为一个所有对象朝向的索引性的这里。空间就是围绕这一中心,并在与这个零点的关系中展开自身。胡塞尔认为,身体是空间性对象的知觉及其作用的可能性条件。

同时,一个身体也存在运动性,这种运动性对我们知觉空间对象起了关键性的作用,我们对知觉性对象的经验,总是被共同起作用但非主题化、对身体位置和运动的经验所伴随,这被称为动觉经验。

当我们在看到一个衣柜,或者说用知觉感知到一个衣柜的时候,事实上动觉经验也在同时起着作用,我们可以幻想如果我们运动,那么衣柜的背面可以被我们所知觉到。所以每一个知觉包含一个双重的作用,一方面是动觉经验,一方面是知觉性对象。换句说,知觉其实隐含了运动经验在内,也可以说隐含了一个肉身化,空间化的主体。

这里要注意一个问题,你可能会陷入一个永恒倒退中,既然身体自身就是一个空间性的对象,那又如何说身体是空间性对象构成的可能性条件呢?胡塞尔严格区分了两种身体

  1. 非主题,前反思性地意识到的身体意识,它伴随并且作为每个空间性经验的条件 (功能性的身体)
  2. 后来的,将身体作为对象的主题化的经验 (主题化的身体)

这里说的身体是空间性对象构成的可能性条件,指的是第一种身体,而非第二种,第二种不过是一种主题化了的身体。[^2

我的理解就是,原初我们所拥有的身体就是第一种身体,随后他可以把自己的身体作为空间性对象,也同时把感知到的对象作为空间性对象,这两者是同时发生的,互相缠绕,互相依赖,并不存在严格的先后顺序

那么作为空间性对象的身体的构成是如何发生的呢?胡塞尔认为,最初的身体就是一个活动和情感的统一场域,是『我能』和『我做』,这时候身体甚至不是一个对象,更不是一个空间性的对象。随后,我们进入到一个作为超越自我中心的『客观空间』之中,客观空间的坐标独立于我的索引性的零点,而是独立与我的。这使得我们发现自身只不过一个被包含在其他对象里面的一个对象,那种索引性被克服,当我们产生运动经验的时候,这些便已经发生了。也就说,空间性的身体必须预设一个已经被对象化的身体。

那么身体是如何对象化的呢?最初,我们的身体最初是一个统一的意志结构,随后,我们的感觉被局部化,从而能够经验到我们身体的具体系统。当我们在感觉到触摸某个桌子的时候,除了感觉到坚硬光滑,只要我们把注意力转向正在感知到手,感知到那个正在感知的『手』,手就能作为一个对象被主题化。还比如当我们在空中做出一个手势的时候,一方面我们能感觉到正在做手势的那只手,另外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视觉,看到正在做出手势的手。

胡塞强调了身体这种独特的两面性,我的身体既作为『内在性』,即作为一个意志当结构和感觉的维度被给予,也作为『外在性』,即作为视觉性和触觉性的维度被给予。当我们左手触摸右手的时候,我们就能直观感受到这种双重感觉,一方面是左手触摸右手,获得右手的皮肤感觉,一方面,我们也能感受到左手正在被触摸。

所以,感觉不光光是在感觉,也在揭示自身,这种自身的给予性让我们面对自己的外在性,对象化也就发生了。同时,这种双重感觉也被认为是移情的重要前提,我和别的主体的交互,就类似左手触摸右手,我总是直接感觉到对方,也预期着对方能感觉到我。

当然,身体性的对象和普通的对象根本上还是不同的,毕竟身体是能直接感受到触摸的,所以人是无法把自己的身体仅仅是看成一个对象的。

胡塞尔也提到空间对象的构成和身体的构成之间的交互的共同依赖。对对象的探索和构成意味着一种同时发生的自我探索和自我构成。主体性和世界并不存在一个奠基和被奠基的关系,他们总是不可分离,相互依存。所以,关于一个无主体的世界,显然是很有问题的。

我的理解就是,原初我们所拥有的身体就是第一种身体,随后他可以把自己的身体作为空间性对象,也同时把感知到的对象作为空间性对象,这两者是同时发生的,互相缠绕,互相依赖,并不存在严格的先后顺序

主体间性

流行的观点经常会认为胡塞尔的这种悬置和先验还原会导致陷入一种唯我主义的立场,既然你总是在讨论其个人自身的意识,那么这种对于自身意识的分析,又如何能解释世界对于另一个主体的给予性呢?

也就说胡塞尔的现象学想要去谈论主体间性面临两个基本困难

  1. 既然作为他者的他者不仅仅是一个构成的产物,我到底如何能构成他者?
  2. 既然他者作为相异的主体性是以它的无法接近性,超越对于我的给予性为特征,描述他者的给予性在现象学上又是如何可能的?

其实这两个问题就是一个问题,他者在自我意识中是如何运作的

胡塞尔首先认为,当我们在意向的时候,所感知的东西并不是仅仅对我而展现,而是给我展现一个可以再主体间通达的存在,而是为每一个人所展现。我将对象、事件以及行为作为公共的,而非私人的去经验。所以,当开始尝试分析世界对于主体间的意义时,必然开始导向先验主体间性,也就说唯我论只是现象学的一个起点,主体间性本身也是先验主体性的一部分,先验现象学必然会导向对主体间性的分析。

先验主体间性是绝对的并且是唯一的本体论基础 #Tips 只有在站在先验主体间性的立场上,我们才能讨论什么叫做存在!

胡塞尔相信主体间性这个主题包含了理解客观实在和超越者的构成的关系,如果无法成功分析主体间性,那么就会代表现象学作为一个基础哲学方案的彻底失败。必须注意的是,胡塞尔的先验主体间性是一个理论,并不对现实中的你我关系进行考察,同时也不考虑我与他者是否存在某种对称关系。胡塞尔的主体间性概念实际上是一个交互的主体性概念,也就是主体间的关系。我如何能经验到另外一个主体,所以主体间性必须中第一人称视角中进行分析。

胡塞尔认为,对于他者的具体经验总是一个对于他者的身体性显现的经验,我们基于移情,能够经验到同样是身体化的他者,在这种对肉身化经验(无论是他者还是自身)中,我们才能经验到纯粹的对象。也就说,经验到他者,恰恰是经验到纯粹对象的前提。

那么我们经验到的他者到底是什么呢?他者之所以被称之为他者,恰恰是他者具有一种拒绝性,我尝试通达他者,但是被墙所阻隔,我所能经验到的恰恰是一种界限,一种他者对我的逃避。所以经验到他者并不是一定需要某种第一人称的经验。

同时,我们所经验到的他者,揭示了一个主体 VS 主体的关系,但是这种关系并不是对称的,经验的主体和被经验的主体是不同的,主体间性必须建立一种不对称的关系,当把握非我,才能把握我!

每一个主体所经验的他者,都是相对于自身的他者,没有任何主体能独立于他者而存在。

那么,为什么说只有当我们经验到他者之后,才能构成客观性呢?为什么只有通过他者,对象才能作为超越者而显现?胡塞尔认为,只有当我经验到他人和我经验到同样一个对象时,我才真正地将这些对象视为客观的和真实的。只有如此,对象具有有效性,才不是一个纯粹的意象对象。

我对另外一个主体的经验是一个对于另外一个正在经验着的主体的经验。我们总是认为别的主体也在跟我经验相同的东西,在对他人身体的经验中,我们面临的是自己的经验和他者经验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是后来对所有主体间性的对象的基础。

同时,在这个主体间性的过程中,我同样接受了来自他者对我的对象化理解,我认识到我可以作为他者的另一个自我。

所以胡塞尔主张,当我经验到他者和我经验到相同的东西,且我自己也被他者所经验到的时候,我的经验就改变了,我转而意识到我的经验并不是单纯的为我而存在,通过他者,对象的构成具有了超越性的维度。所以,超越性、客观性、实在性都必须通过主体间性来构成。

胡塞尔事实上分析了多种主体间性,上面是第一种,第二种主体间性则偏向一种先验的视角,也就是说这种主体间性是先验的,他在任何经验到来之前,就已经隐藏在意向性之中,我们的知觉本身就包含了其他主体的视角。

胡塞尔对于主体间性的研究事实上是揭示了先验自我只有在主体间性里才是必然的。

生活世界

想要谈论生活世界,就必须先讨论什么是客观主义/科学世界,胡塞尔之所以提出生活世界,就是希望对现代无限膨胀的客观主义的批判。

客观主义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革命,他的最大特征就是强调只有科学才能定义什么是实在。什么是对象的本质,比如水 = H2O。

自然科学总是希望创造一个完全独立于人心灵的世界,这个世界可以依赖数学和各种精确的定义所描述,并且这个世界才是唯一的真实,它迅速的开始扼杀我们前科学的感性的,直接的世界。并且从来不曾反思科学的本质,科学的奠基。他认为所谓的直观只是一种事物的表象,不值一提。

当然,胡塞尔并不是完全否定对科学的探索。一方面,胡塞尔反对科学能够彻底把握实在,科学所把握到物理对象完全等于实在。另一方面,胡塞尔反对科学总是想独立于主体性的角度来定义实在。所以胡塞尔想批判的其实就是一种科学实在论,一种把科学视作绝对真理,绝对宗教的前反思的意识形态。

与之相对,生活世界就可以被理解为一种诞生科学世界的一个前科学世界,我们有大量直观的感觉,大量侧面的给予,含混的,不精确的。或者可以说,生活世界是个围绕肉体性的世界,诸如感觉,痛觉,生老病死,性欲,食物,等等。

总结

我个人认为胡塞尔是一个具有开创性的哲学家,他从一个绝对基点出发,分析了意识的底层结构,提供了一种能够观看到意识源代码的方法。并且与康德的倒逼式推断不同,胡塞尔的分析是彻底且非跳跃的。